-

青少年生理健康教育

2019-05-16

青少年生理健康教育

2016-06-15 03:22:28
少年生理健康教育

        由于传统教育机制的缺陷,我国在青少年生理健康教育方面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是,生理健康教育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不可回避也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
        生理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原本在于使青少年获得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性知识,以帮助他们顺利地经受青春期的重要转折,最终是推迟发生性交的年龄,减少学生中发生性交者的比例。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便是国际公认的失败。
      无论是青少年或是成人的性健康教育,都应该向以下目标靠近:
     1、普及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消除性神秘、性愚味和性无知。
     2、树立对性的正确态度,既要改变谈性色变,又要防止性庸俗化。
     3、确立科学的性观念,认识性道德的科学内涵,以及与人类生存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重要关系。重视性道德的价值,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性文明传统,既要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错误观念,又要抵制西方性自由的侵袭。认识色情淫秽出版物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视性乱和卖淫、嫖娼为社会丑恶现象,明确性商品化和权肉交易是社会腐败的产物。
    4、培育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健康的性行为。防止儿童过早的性唤醒和性心理变态;避免青少年早恋;倡导男女对等的保持婚前童贞,理解婚前禁欲对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价值(见婚前性行为);正确对待婚恋,重视婚姻稳定的价值,夫妻互相忠诚,促使婚后性生活和谐美满,防止纵欲和性功能障碍,不要有非婚性行为;洁身自爱,不受色情诱惑,不参与性乱和卖淫嫖娼。
      5、遵守男女平等的社会公德。男性要尊重妇女,唾弃大男子主义;女性应自尊自重,自强自立。
      6、防止性病、艾滋病的流行。
      7、防止性罪错,消除性犯罪。中国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的性文明。
性教育应从国情出发,突出性道德教育在性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使性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性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的重点虽在于青少年,但整个人口的其他组成部分也必须接受性健康教育,才能形成健康的社会性观念和文明的性行为规范。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的性健康教育才能获得成功的社会保证。
      确定了目的,内容也不可忽视:
    性健康教育,在普及性科学知识的同时,必须自始至终地将性价值观和性道德教育贯穿于每一个具体教育内容之中。由于性道德本身来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因此是有可能做到的。性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
  1、性别分化对于生物进化的意义。重视生命价值;接近l:1的婴儿男女性别比例是一夫一妻制度的生物学基础;同性恋行为违背生命进化规律。
  2、两性生殖器官解剖结构,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男女之别既不神秘,也不庸俗。男性的骨骼和肌肉都较女性强壮,因此男性应该从多方面照顾女性。
  3、生殖系统生理功能。月经和遗精,经期卫生;精子和卵子的形成,受精过程,怀孕和分娩。怀孕使女性承担性行为的最直接后果,因此应格外自尊自重;男性要从道义上对性行为后果承担责任,只为发泄性欲而不准备承担社会责任的性行为是不道德的。
  4、性心理适应与保健。性别角色养成教育;性欲是正常的生理心理过程;正确认识和对待手淫,消除心理压力;婚前禁欲无害和性冲动时的自制力培养;婚恋的排他心理,婚后夫妻的心理调适和性和谐;性功能障碍防治;已婚者在暂时分居独处时的心理适应和禁欲;离婚、再婚的心理适应;中老年的性心理;鳏寡心理;残疾人性心理;女性受性骚扰后的心理。
  5、计划生育和人口教育。避孕节育的技能,遗传与优生知识。
  6、性病的预防教育。洁身自爱是最重要的选择。
  7、性道德教育。形成性道德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性道德的科学内涵。
  8、性法制教育。与性有关的法律知识的普及。
  教育计划的制定
  开展性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系统活动,因此应该按照确定的程序有步骤地进行。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确定教育目标人群,通过教育要解决什么问题和达到何种目的,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内容、教材和教育方法,培训师资,编写教材,教育计划的实施过程,以及对整个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价。
  目标人群的确定
  性健康关系着人的一生,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状况的人群都应该接受有针对性的性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不仅要与教育对象的年龄相适应,也应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性活动状况相关。就年龄阶段而言,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更年期、老年期,都各自成为不同的目标人群;就生活环境与性活动状况来说,相同年龄阶段的不同职业者又各自形成不同的目标人群。例如,同为成年人,军队士兵、矿工、纺织女工、卡车司机、海员,又分别成为不同的教育对象。这就是说,不同人群对性健康教育的需求,因生理变化的自然进程而有其共性;
     处于同一生理年龄阶段的不同个体,因为职业、身体条件(体格健全、疾病、残疾)等差异,还有其个性。同一年龄组的少年儿童,进入青春期的早晚不同;同一年龄组的青年,恋爱和结婚的早晚不一样;同属性发育成熟的青年,因为职业不同,有的组成单一性别群体,有的经常与异性相处。在已婚的成年人中,多数夫妻能早晚相处,但有一部人却要经常离家外出,甚至长期两地分居。多数夫妻婚后感情融洽,性生活和谐,因而白头偕老,共享天伦之乐;但也有不少夫妻丧失和睦,性生活不美满,乃至离婚;也有人不幸中年丧偶。凡此种种状况都表明性健康教育的复杂性,必须根据不同对象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文章转自七波辉青少年之家)


分享